Toggle Menu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能见度仪的测量原理

文章出处: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时间:2022-01-12 11:23:30

能见度仪监测的能见度,不同于温度、湿度等可以直观测量的气象要素,能见度在人工观测中只是估测,而自动设备观测也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结果。所以,能见度的数值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目前我国气象部门能见度观测分为人工目测观测和自动设备观测。人工观测是观测员在一天中的几个特定时刻,利用目测不同距离目标物的清晰程度来判别能见度值。自动设备观测是利用光学设备对大气的特定光学特性进行测量,并计算得出能见度值。

 

人工观测能见度,一般指有效水平能见度。有效水平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人工观测存在观测次数少、主观性强、只能估测等问题,但对于扬沙、浮沉等天气现象,人工观测的识别率比自动观测设备要高出很多。目前在美国,除了部分机场的能见度还采用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外,大部分气象站都采用了自动设备观测能见度。

 

其实在能见度的监测中,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自动观测中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自动观测设备就是利用测量水平空气柱的消光系数或测量小体积空气对光的散射系数,进而计算出气象光学视程。

 

大家如果有能见度仪方面的需求,欢迎随时咨询本站!


文章地址:http://www.jz322.com/news/industry/774.html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自动气象站,小型气象站,农业气象站,便携式气象站,校园气象站;如需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出处!